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杭州市长寿桥小学二〇一四学年学校工作补充计划
坚持“以实干促实效、以优质促优势”的发展思路,发扬开拓进取的精神,立足新起点,明确新目标,建设新亮点,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规范管理,强化研究,开创新局面,带领全体教师突破思维定势,不断创新教育教学举措,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整体提升办学品质,不断深化“高位均衡、轻负高质”特色发展模式,促进师生多元发展。
一、打造团队,提升核心竞争力
(一)提升教研实效,加强学科教师团队建设
教研组教师的水平决定着学科教学的水平,是一所学校学科质量水平的标杆。教学研究处要积极创设条件和环境,鼓励各教研组借助校内外优秀教研资源,增强组内教研实效,开展“主题式”日常教研,通过年段互访、分组研讨、个人反思等方式,讨论各年级及学科的内容与能力的衔接内容,出台学科内各年段、各年级必备学习习惯和素养的相关内容,让组内每一位成员学有收获、共同进步。
此外,学校要进一步创设各类锻炼平台,借助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活动,借智浙江教育科学院、杭州市教科所、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杭州师范大学等学术机构、院校,建立校内学科名优教师梯队人才库,制定并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努力打造学科名师、优师,在杭州市、浙江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教师。
(二)创新培训机制,班主任团队从优秀走向卓越
进一步改革与完善班主任培训学习机制,采用前一学期学习内化,后一学期展示分享的学习模式,注重学习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班主任当下的困惑、疑难杂症,结合外出考察、专家指导等形式,生动活泼地开展培训,培养一批不断思考、与时俱进、乐于尝试实践的卓越班主任。
(三)搭建成长平台,社团指导教师团队为学生优势发展助力
校级社团活动是发展学生特长的活动基地,教师团队扶持不同特长的学生优势发展,是我校特长学生发展的良师益友。学校全面推进社团建设,丰富校园文化内涵的发展要求也对社团指导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加强社团指导教师的专业培训势在必行。借助培训学习、考察交流等形式,搭建各种舞台,不断提升社团指导教师专业理论和培训指导能力,让教师们的特长成为学生发展强有力的助推器。
此外,借助鹰架俱乐部、磨课俱乐部等载体,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育人文修养,增强全校教师校本研训实效,指导教师积极实施“一点研究”,帮助教师实现实践与理论的对接。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及国际上有影响的学术活动,拓宽教师的学术视野,通过分享交流互动,呈现研究成果,真正让每一位老师的专业成长“可持续发展”。
二、立足学生,提升整体育人质量
继续推进领导班子与教研组团队随堂听课活动,立足课堂,倡导教师立足基于学生个性化学习、差异发展的课堂教学理念。发挥教研组长和年段质量管理负责人作用,通过每一位教师的努力,丰富课程体系、彰显学科特色,创新教学策略,倡导教育教学智慧共享,从而推进课堂教学深层次变革,构建高效课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结合学校重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互惠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和《“蛛网型”学习:从线性学习走向非线性学习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在日常教研主题活动中大力开展实践研究,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切实推进学校“轻负高质”工作。
围绕我校课外综合实践活动框架,精心设计学校主题活动,积极开展学校音乐节、美术节、运动会、年级组特色活动、少先队活动、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等等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校园活动,不遗余力地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锻炼才干的平台。本学期,学校将举行全校人人参与的体育运动会等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一展所长。同时,深入持续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教育实践活动,宣传垃圾分类的意识,倡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三、树立形象,展示优质办学成果
今年4月,《蛛网学习》课题成果展示活动将拉开帷幕,课题成果集也将发行出版,这标志着学校探索更优化课程体系与更高效教学模式研究之路的新起点。这也是“长寿”人基于课堂的实践研究,不断探索支持学生深度学习和个性化学习课堂教学变革模式的一次集体检阅。
2012年5月下城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督导评估组对我校进行了第二轮发展性办学水平督导评估,最终以综合总分210分的好成绩评定我校办学水平为五星级。转眼三年过去,今年五月,学校将迎来第三轮督导,希望在每一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能继续以优异的成绩交上满意的答卷。
2015年,历时五个月,投资额为400多万元的凤起校区教学楼即将竣工。九月,凤起校区近八百位师生将在改建一新的校园内喜迎开学。凤起校区改建工程着力提高学校办学的硬件设施,注重延续校园文脉,突出学校特色,服务师生,树立长寿良好的学校品牌形象,成为学校对外教育教学交流与接待窗口,这也是长寿桥小学蒸蒸日上的办学历程的又一见证。
四、夯实保障,促进师生和谐发展
思想保障:充分发挥党政工团的合力,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评选优秀年级组、星级教研组,夸夸身边的好同事等团队活动激励教师团结奋进,和谐互助。增强教师的大局意识,以学校的发展为己任,不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讲奉献,讲团结,积极为学校发展、为学生成长奉献力量。
制度保障:进一步加强我校内部管理,充分调动我校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制定完善教师交流制度,搭建利于教师互动交流的成长平台,增强教师队伍的活力。本学期将进行第二轮教师岗位聘任,做好“定编定岗定责”,加强教师竞争意识、合作意识,构建具有激励机制的学校内部分配制度,形成有利于推动学校发展的用人机制。
后勤保障:改善办学条件,为开展和深化教育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凝聚教育资源与集体智慧,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校园环境,加快硬件建设,孩儿校区室外大型玩具、长寿校区电脑教室设施设备进行更换更新,孩儿校区围墙、地面整修粉刷等,创造良好的工作和育人环境。
拓宽校外合作渠道:积极争取上级各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充分发挥家长力量,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为学生成长服务。积极推进校级“家长资源库”建设、班级亲子活动、家长助教活动,努力挖掘社区教育资源,建立校外德育基地,聘请校外辅导员,发挥交警大队、辖区派出所等部门的教育作用,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成长,进一步增强家校社会联动教育合力。
老师们,让我们团结一心,继续发扬爱生敬业、甘于奉献的优良作风,更新观念,积极进取!让我们共同携手,以更加专业的精神,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态度,共谱学校发展的新篇章!